快乐暑假 润心一夏——暑假心理调适指南(学生家长篇)
快乐的暑假即将开始
相信这段自由轻松的时光
会是每个同学的充电能量站
如何在保证休息娱乐的同时
又不陷入懒散或焦虑之中呢
俊德实验学校心理工作室给你支招
学生篇1:合理规划,健康作息
暑假我们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但是无节制的玩乐和没有规律的生活会让人感到疲倦。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制定计划,来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生活。
(1) 规律作息:早睡早起身体好,规律作息少不了。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2) 健康锻炼:每天坚持半小时到一小时的锻炼,比如晨跑、散步、打羽毛球等,不仅能促进人身体健康,提高免疫力,更能降低焦虑水平,改善情绪,保持积极状态。
(3) 保持学习: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即使是放假,我们也要保持自己的学习节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4) 兴趣爱好:通过多种方式去寻找快乐、提升充实感,比如:阅读、绘画、练字、听音乐、摄影、做美食、手工以及做家务等,丰富自己的假期生活。
学生篇2:控制手机,理性上网
电子产品已成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但同学们还是应该合理使用,不可沉迷游戏,长时间玩电子产品会损耗我们的视力,扰乱我们的生物节律,影响身心健康。
建议同学们邀请父母共同制定电子产品使用的约定,对于电子产品使用的时间、地点、内容等进行详细的规划,并配以相应的监督和奖惩制度,帮助自己更恰当地去使用电子产品。
多关注正向积极的信息,发挥网络的有利作用,科学使用,健康上网,避免沉溺网络。丰富现实生活,发展兴趣爱好,增强生活的充实感、满足感和成就感。
学生篇3:亲子互动,增进沟通
假期里我们有充裕的时间可以和家人相处,不妨打开心扉,和父母多聊聊生活中的趣事、分享心中的苦恼,增进彼此的感情。主动地和父母沟通交流,可以共读一本书、开一场家庭会议,一起做做游戏,也可以适当参与家务劳动,和爸爸妈妈一起收拾房间、做一顿晚餐等,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与家人共度美好时光。
遇到冲突时,尝试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去交流和表达。避免情绪性对话,提倡非暴力沟通。对于难以开口的言语,也可以通过信件、留言的形式去表达交流。
学生篇4:觉察情绪,学会调适
在暑假期间,我们需要觉察和发现自己的情绪变化,及时做一些积极的调整。当出现不良情绪时,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调整:
(1)觉察:当发现自己情绪波动较大时,要学会按下暂停键。
(2)接纳:不管此刻我是什么情绪,都是被尊重,被理解,被允许存在的。
(3)调整:我们可以使用合适的方法比如与朋友聊天、写日记、运动、听音乐、阅读书籍、自我暗示、“深呼吸放松法”等自我调适方法让心理放松,缓解心理压力,保持积极心态。
家长篇1:亲疏有度,加强陪伴
有些家长以成人的思维和方式来安排孩子的暑期生活,会让孩子觉得成长空间和时间受侵占,失去自主感,还有部分家长忙于工作,较少陪伴、关心孩子,孩子会觉得枯燥无味,缺乏存在感。
智慧的家长既要懂得“留白”,让孩子自主选择感兴趣、想尝试、要突破的事情来装点和丰富自己的假期生活,又要懂得“补白”,与孩子商量安排不同主题的家庭活动,增加亲子交流和感情互动。
家长篇2:正向肯定,积极赞美
部分家长家长常常看不见孩子的优点,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向他们传递自己的不满和不信任,这容易引起孩子反感和情绪的爆发。不如松开自己绷着的弦,放下对孩子的“紧箍咒”,试试从正向的事件入手,孩子也许更乐意接受。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希望被看见、被赞美。父母可以每天表扬孩子1-2个做得好的地方,家长们可以尽量使用鼓励式语言及尊重包容的态度与孩子进行沟通。
家长篇3:关注情绪,寻求帮助
家长们要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异常表现,学会分辨孩子消极情绪(如忧伤、焦虑、紧张、恐惧、愤怒等),当孩子发生明显情绪变化时:
1.可以询问孩子的感受,“你看起来心情不是很好,你怎么了?”
2.了解引发情绪的刺激事件,“发生了什么事?”
3.询问孩子的想法,“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4.询问孩子的打算,“你打算怎么处理?”
5.提供支持,“你需要爸爸妈妈怎么帮助你?”
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异常表现,本着早期发现、及时介入,有效干预的原则,家长和孩子如有困惑,可以及时向社会专业机构咨询和寻求帮助。
假期中家长要及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如发现孩子遇到不能解决的心理困惑时可以及时向班主任老师求助,也可以拨打俊德实验学校心理工作室热线电话。如果需要更进一步关注和帮扶,还可以拨打历下区“心助力”关爱热线及济南市学生24小时心理关爱热线。
济南市学生24小时心理关爱热线:0531--87525525
历下教育“心助力”关爱热线:0531--86553663
学校心理工作室热线电话:0531--66727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