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驿站:阳光心理,健康人生——525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分享
小学时期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由于身心变化比较快,加之文化知识及社会经验的不足,小学生很容易产生不健康的心理。
什么是心理健康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
小学生心理问题表现
小学生心理问题表现1 自责倾向
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
小学生心理问题表现 2 叛逆
由于同学们正处于成长过渡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家长和老师的监护,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子,同时,为了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容易对任何事情持批判的态度。逆反心理,容易偏激,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逐渐长大的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
小学生心理问题表现 3 攀比
爸爸妈妈常常拿孩子的成绩与别的小朋友比较会导致很多同学开始过分在意别人的看法,不甘心输给别人。于是,就样样想跟着别人,变得浮夸,害怕落于人后。而这种攀比不仅表现在学习成绩的比较,还表现在物质,金钱,甚至是外貌的比较。
小学生心理问题表现 4 孤独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却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闭锁心理,由此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
小学生心理问题表现 5 以自我为中心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有些同学把这种感觉带到学校。希望老师、同学都围着他转,凡事只想着自己,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不愿为他人做出一点牺牲,否则就感到委屈、受不了 。
维护孩子心理健康,家长可以怎么做
01、保持和谐的夫妻关系
良好的夫妻关系会让孩子更好地学习父母的优点,感受到稳定和安全的家庭氛围,提高他们面对问题的信心。父母之间和谐的关系也对孩子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尤其是未来的亲密关系具有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高孩子未来生活的幸福指数。
02、倾听孩子说话
家庭应该是孩子说心里话的地方,家长常跟孩子聊天,把说话的机会多留给孩子,让孩子敞开心扉,尽情表达自己,不做过多评判。特别是父亲要跟孩子作有益的思想交流,不因为忙碌而缺席孩子的成长。
03、宽容与约束都重要
家长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约束。过分宽容则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破坏亲子关系。孩子的快乐性格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宽容孩子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矛盾,奠定孩子愉悦的幸福基础从鼓励与表扬开始。

04、鼓励夸奖有方法
孩子的自尊心往往都很强,如果父母只因为孩子获得好成绩而夸奖孩子,会让孩子觉得取得好成绩才是好孩子,而好成绩往往不是完全可以由孩子的努力来控制的,所以孩子会更容易不安。如果父母能看到孩子的努力,夸奖他做事情的过程,会让孩子更有动力继续去努力做事。
05、亲近大自然,接触社会生活
家庭教育要鼓励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放学后让孩子在开放的空间里尽情地舒展身心,休息日让孩子在蓝天下、草地上晒太阳,亲近大自然。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孩子为他人服务的行为与爱心,体验不同的学校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角色,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完善人格。
维护孩子心理健康,老师可以怎么做?
01、巧妙暗示,树立自信
老师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及闪光之处,以各种方式:真诚的微笑、关切的眼神、鼓励的话语、看似不经意的表扬等向学生巧妙暗示,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能力,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0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老师应引导学生科学地、一分为二地评价自己,让学生明白我们有别人羡慕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学会悦纳自己。

03、善于疏导,培养情感
老师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心理现象,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清积极与消极、乐观与悲观、自尊与虚荣、自豪与自傲等不同心理品质的界限,指导学生通过合理释放、调节升华自己的情感,减少心理压力和紧张感,引导学生学会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胸襟宽广,能容人容事,情感丰富。
每年的5月25日是心理健康节,5·25的谐音为“我爱我”,提醒我们“珍惜生命,关爱自己”。此节日的核心内容是关爱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己,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爱别人,爱社会。

有能力爱自己,才有余力爱他人。在此俊德实验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呼吁您关注自我心理健康,体验幸福美好生活。让我们打开心灵的窗户,让理智、和谐的阳光滋润我们的心灵。家校合作,齐心协力,关注孩子的性格、情绪、意志、品格、兴趣爱好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孩子们播种好习惯,收获好性格,享受好人生!
俊德实验学校心理健康中心